踢毽子可延缓腿部衰老 但45岁之后很好避免
现在的老年人都开始注重养生保健了,而各式各样的运动也是深受老年人们的喜欢,尤其是现在踢毽子已经成为老年人中常见的一种健身方式,但是老年人踢毽子是有一些注意事项的,那我们一起来看看。
踢毽子可延缓腿部衰老
踢毽子是强身健体的一种锻炼方法,一旦步入了老年阶段,身体的肌肉就会显得松弛,所以踢毽子对老人的身体非常有帮助,医生指出踢毽子延缓腿部衰老。
与其他锻炼腿部肌肉的运动相比,踢毽子具有较强的健身功能和娱乐性,通过抬腿、跳跃、屈体、转身等运动,能使脚、腿、眼、身、手、身体的各部分都能得到很好的锻炼,有效地提高关节的柔韧性和身体的灵活性。踢毽子时由于肌肉不停地收缩运动,促使心跳加快、呼吸加深,增加肺活量,增强其相对较弱的心肌力量,使心脏跳动有力,对保护心肺功能大有好处;踢毽子还能使胃肠蠕动加快,促进食欲;能有效地训练机体的协调性、柔韧性和灵活性;延缓大脑衰老。
另外,踢毽子的运动量可随意控制,可按照自己的体能来确定运动量。其踢法多种多样,有单人踢、双人踢、多人踢;有正踢、反踢、交叉踢等。踢毽子寓游戏于运动之中,只要玩得开心,合理掌握运动量,就能够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踢毽儿主要是下肢肌肉的协调运动,功夫在脑,也在脚。磕、拐、盘,转身稳步,起跳骗腿儿,前仰后合,这些踢毽儿的基本动作在他人看来,就像舞蹈动作一样优美。髋、膝、踝等关节随着盘、拐、绕等动作,将供血很困难、动作难度很大的下肢肌肉带动起来,动作则离不开足背肌、足底肌的收缩运动。至于踢花毽儿的一些高难度动作,如“雾里看花”、“苏秦背剑”、“倒挂紫金冠”、“外磕还龙”、“朝天一炷香”等,可将毽子上滚下翻,需要使用头顶、后背、脚跟、脚面等方法才能完成,腰肌、髋肌、臀肌,甚至胸肌、腹肌等都要参与。骨骼肌的动-静脉短路支大量开放,下肢供血得到维持。因此,经常踢毽儿,既能增强肌肉、骨骼的功能,又能有效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性疾病。
踢毽儿时,随着毽子的起落,脊椎各关节屈伸有节、有度,椎体的深、浅层肌及颈前、颈后肌等一张一弛的功能锻炼,可避免椎关节的僵化,增强关节的稳定性,预防颈椎及腰椎疾患。踢毽儿时双上肢有节律地摆动,运动了肩、背部肌肉和关节,对中老年人罹患的肩周炎,也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怎么练习踢毽子?
踢毽子的技巧: “膝若轴,腰如绵,纵身猿,着地燕。” 解释:踢毽子时全身的肌肉都要放松,身体自然摆动;跳跃时,要像山猿般灵巧;落地时要像燕子般轻盈,才能把毽子踢好。
首先,选择平坦的场地,避免风的干扰,空气要流通,使肺部能吸收大量的新鲜空气。可以先从单脚踢开始,学完单脚踢的基本动作后,再练习连贯动作,要左右脚交互练习,以促进身体均衡发展。踢毽子时两眼要注视毽子,不要单看脚的动作正确与否,而忽略了掌握毽子落下的时间点。
当毽子失去控制时,尽可能用脚掌拍接,真正不得已才用手掌接住,不使其落地,可以此训练对毽子的接续性及流畅性,并训练学生的耐力及步法的灵活。身体跃起在半空中踢毽子时,注意当落下时,以前脚掌先着地,以保持脚步轻快,并可避免脚踝受伤。除花招动作特殊变换外,任何踢法务求毽子要直上直落。
踢毽子有什么注意?
1、单脚支撑身体重量,膝关节易受损。现在有很多老年人膝关节出现受损的情况都是因为踢毽子造成的,并且呈上升的趋势,这是因为老年人一般踢毽子的时候都会习惯用一条腿来踢,那么自然另一条就是起到支撑的作用,这会把身体重量 都压在这条腿的膝关节上,而且,起踢一瞬间向下的爆发力和扭腰带动的旋转力给膝关节造成磨损,久而久之便会造成“退行性病变”。此外,由于踢毽子动作单 一,反复起踢的一条腿也容易损伤到膝关节的外侧副韧带。
2、不舒服,别继续练。很多人都有一个错误的观念,就是身体某一部位出现不适后仍坚持锻炼,认为忍一忍就过去了,其实这种不适往往是损伤和病变早期的表 现,如果及时停止该部位的锻炼,情况会好转。但如果继续踢下去,膝关节的退行性病变进一步发展,可能出现骨刺等,典型症状是不能下蹲。正常人完全下蹲以 后,大腿小腿的夹角应达130-150度,而林阿姨的左腿蹲到90度就下不去了。
3、45岁以上中老年人尽量不踢毽子。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应尽量避免踢毽子运动,尤其是肥胖的人,因为压在支撑腿膝关节上的重量会更大。如果一定要踢,就要注意控制时间,避免玩花样动作,特别是支撑腿顿地起跳后做“飞脚”踢毽动作,这对膝关节伤害更大。
中医对癫痫病有好的治疗方法吗癫痫病能治好了吗郑州市癫痫去哪儿治疗好上一篇:【每天起来嘴巴很苦】_诱因_起因
下一篇:蛋黄油治唇炎